首页 > 名家名作 > 正文

以我为媒,刘和璧与郝柏村的画之缘

时间:2021-10-07 14:25:11 来源:香港卫视西部新闻中心 编辑:刘世彬

作者 曾和平

我与抗战老兵,台湾陆军一级上将、前“行政院长”郝柏村相识于2017年。

当时,中央军委政治部宣传部外宣局一领导电话征求我意见,说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率领的访问团一行将来大陆“寻访抗战主战场”,要我随团保障,并担任视频摄制组组长。在征得西部战区政治部宣传局领导的同意后,我愉快的接受了这一任务。

我们执行保障任务的第一个点是上海,也就是郝柏村一行2017年下半年要寻访的第一站。由于这项任务特殊,政治性、政策很强,我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好之后与10月31日到达上海,与郝柏村一行汇合,并投入相关工作。 


 图为曾和平与抗战老兵、台湾陆军一级上将、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在一起。

之后几年,我陪同郝柏村访问团先后到达了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省的20余个市县的当年抗战主战场寻访,与郝柏村和郝柏村一行的国民党抗战将领,抗战史专家、学者,以及随团参访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郝柏村,1919年8月8日生于江苏盐城。1935年考入南京陆军军官学校,参加了抗日战争,先后经历1938年的广州之役、1939年的皖南战役,后随孙立人所率领之中国远征军38师赴缅甸作战。抗战胜利后到美国陆军炮校学习三年,“躲过了内战”(郝柏村语),后随国民党军由大陆退入台湾。期间,历任黄埔军校学员,炮兵排长、副连长、营长,上校参谋,炮兵师长,蒋介石侍卫长,台“陆军总司令”,台三军“参谋总长”,台当局“国防部长”、“行政院长”,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等公职。出将入相的郝柏村1993年卸任后,把精力主要放在抗战史的研究上。2001年,他以一个抗战老兵的身分带领20多位台军退役将领赴广西桂林参访。这是自两岸恢复交流之后,台军最高级别的退役将领访问团,在海峡两岸引起巨大反响。之后又多次亲率退役将领和台湾大中院校师生访问团赴大陆参访,先后走访华北、华中、华南的抗战遗址,所著新书《郝柏村重返抗日战场》《郝柏村回忆录》,他以实际行动正视国共两党抗战历史,认同一个中国,关注大陆发展,期望国家兴旺,主张两岸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在几年的交往与交流中,我对这位世纪老人为促进两岸统一不顾年高奔走呼号而深深的感动。 

图为郝柏村(右二)与曾和平(右一)团队人员在台儿庄抗战遗址前合影。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由四川省叙永县政协永宁书画院主办的“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刘和璧写意荷花艺术研讨会”在其家乡叙永举行。我应邀与成都方向的资深编辑、朗诵艺术家张企予,音乐家、漫画家徐天层,音乐家、小提琴演奏家沈际刚,作家、诗人刘燕君一行参加了研讨活动。 

图为曾和平和成都方向的文艺家们在参加刘和璧成都画展期间餐后与刘和璧(右四)合影。

活动期间,刘和璧得知我访问过台湾,且与抗战老兵、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有深交,他自己又与台湾多个社团组织交往甚密,我俩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郝柏村为两岸统一所作的贡献深怀敬意。2019年8月8日,是郝柏村100岁生日。当得知我和郝柏村在8月上旬都要赴广西南宁参加“第三届中华民族抗日研究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会”活动时,当即表示要为郝柏村创作一幅写意荷花画作作为礼物,并委托我带到南宁转交,以表达他对台湾这位老人100岁生日的深深祝福。我当即满口答应,一定亲手交到郝柏村的手中。 

图为刘和璧为郝柏村创作的写意荷花《共结池中根,不厌池中泥》画作。

在我赴南宁参会临行前,刘和璧一幅构思精巧、精心创作的写意荷花《共结池中根,不厌池中泥》画作送到了我的手中。在我到达南宁后,刘和璧送给郝柏村及一行的个人寄语和签名的画册《中国画精选·刘和璧写意荷花作品全集》也邮寄给了我。

画作《共结池中根,不厌池中泥》一名出自唐代曹邺的《乐府体》,诗的全局为“莲子房房嫩,菖蒲叶叶齐。共结池中根,不厌池中泥。”。意思是,莲蓬中的莲子,房房洁白鲜嫩。菖蒲草的剑叶,叶叶挺举齐整。在池塘中,它们的根部结缡为一体,从不厌弃池塘中的污泥。这是诗人描绘的池塘荷菖图。画作初看是即景咏物,细品寓意丰茂,刘和璧巧借诗中后句中蕴涵的双关语的象征意味,将荷花、莲叶、藕根与池中泥的生息关系比作大陆、台湾,同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永不分离的血肉兄弟,在激情中饱蘸墨宝,即兴挥毫泼墨,一幅共结同心祝愿两岸统一的写意画作跃然纸上。刘和璧借势作画,以礼相送,结缘郝柏村,充分表达了他缔结兄弟情缘、期盼台湾早日回归的拳拳之心。


 
图为曾和平与刘和璧及其写意荷花作品合影。

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和台湾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纪念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华民族抗日研究史与抗战精神传承研讨会”活动8月20日如期举行。研讨会活动本来郝柏村也要到会,遗憾的是在赴会前不久,郝柏村不小心在台湾家中摔倒致伤住进医院,终没成行。在研讨活动结束时,我将刘和璧的画作委托台湾与会代表、退役中将、中华抗日战争纪念协会监事长黄炳麟带回台湾转交郝柏村。黄炳麟将军当即欣然表示一定带到,并代表郝柏村对刘和璧的深情厚谊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交接现场,黄炳麟将军与我分别携刘和璧相赠的画作及画册合影留念。

图为曾和平携刘和璧送给郝柏村的画作委托台湾退役中将、中华抗日战争纪念协会监事长黄炳麟将军转交时合影。

黄炳麟将军回到台湾后,按照我的嘱托将刘和璧画作和画册亲手交到了郝柏村的手中。此时,已卧床不起的郝柏村接过来自大陆画家的礼物激动不已,口中不住地说:“很好,很好!谢谢,谢谢!”。之后,台湾方面将郝柏村及其之子、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郝龙斌对画家刘和璧的谢意通过微信转达于我,我也立即转达给了刘和璧。

没想到的是,就在刘和璧送达礼物的7个多月后,也就是2020年3月30日,见证中国百年变迁的老将郝柏村在台北去世,享年101岁。

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情谊,刘和璧以画为媒,续写两岸亲情新篇章,再传佳话。

作者简介:曾和平 时任中央电视台驻西部战区记者站站长、陆军上校,2018年退出现役,从军28年。现为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中视西部文化传媒董事长、国防教育网总编辑。

 

责编:刘世彬

0